1.看防晒指数
SPF值:衡量防UVB(防晒伤)能力。日常通勤可选择SPF30-50的产品;长时间户外活动(如登山、游泳)建议选择SPF50以上的产品。
PA值:衡量防UVA(防晒黑、抗光老化)能力。建议至少选择PA++及以上的产品。
2.看防晒类型
物理防晒:含有氧化锌、二氧化钛等成分,通过反射和散射紫外线来保护皮肤。优点是温和、低刺激,适合敏感肌、儿童和孕妇。
化学防晒:通过吸收和转化紫外线来实现防晒,质地轻薄、透气,适合油性肌肤,但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。
混合防晒:结合了物理和化学防晒剂,兼具两者的优点,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类型。
3.看肤质
油性肌肤:选择轻薄、透气、不油腻的防晒产品,如乳液状或喷雾型防晒。
干性肌肤:选择滋润度较高的霜状防晒化妆品,或含有保湿成分的产品。
敏感肌肤:选择温和、无刺激、经过敏感性测试的物理防晒产品。
4.看使用场景
日常通勤:选择SPF30-50、PA++-+++的产品,质地轻薄,适合日常使用。
户外活动:如海边、游泳、登山等,选择SPF50以上、PA++++的高倍数防晒产品,并且具有防水功能。
随时补涂:户外活动或出汗较多时,建议选择便携式防晒喷雾,方便随时补涂。
5.看成分
避免选择含有自己过敏成分的产品。如果对某些成分不确定是否过敏,可以先在小面积皮肤上进行试用。
对于使用了含果酸的护肤品或服用某些药物(如降血压药、减肥药)的人群,建议选择防晒系数较高的物理防晒产品。
6.正规渠道购买
选择正规的商场、超市、药店以及品牌官方网站或官方旗舰店等可靠渠道购买防晒化妆品,避免购买“三无”产品。
7.其他注意事项
防晒产品涂抹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产生防晒效果,建议出门前15分钟提前涂抹。
防晒霜需要足量涂抹,每隔2-3小时补涂一次,以确保防晒效果。
夏天气温高,皮肤容易失水,可以选择含有保湿成分的防晒品。
根据以上建议,您可以根据自己的肤质、使用场景和需求,选择合适的防晒化妆品,有效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。(供稿:市局化妆品监管科)